简单装修3.0
每一个喊着不再给博客搞装修的人食言起来都飞快……
一些变动
RSS
看统计数据发现有一些来自
MoreRSS
的访问,好奇看了下,不知谁把我的博客投上去了,我倒没有不高兴,但真心觉得没必要……我这种小小小小小博客有什么好投的?这网站也是挺神奇的,.com
域名应该也不是很便宜吧,谁搞的这网站居然完全没有联系方式,网上也搜不到相关信息。
再一看它们也是会展示 RSS 内容的,我不仅是全文输出,而且还是默认输出所有文章,这就有点尴尬了,一两百篇内容在那页面上都拉不到头!太旧的文章也失去时效性了,所以调整了下 RSS 变成只显示最新十篇文章。
我也犹豫过要不要取消全文输出,Hugo 有个原生的 <!--_more_-->
语句可以自动截断内容生成摘要,用起来很方便。只是想想我自己都喜欢直接在 Inoreader 里看全文,那己所不欲还是勿施于人吧。
自动更新页脚年份
Footer 上的 Copyright © 2020-2025 Allison
年份过去我一直是手动改的,因为我这个主题是把 footer 的 copyright 作为 params 写在了 config.toml
里,而 toml
文件是没办法直接用 Go 的 {{ now.Year }}
的,我就死心眼地每年年初手动调整。今年突然醒悟,我何必非要拘泥于 config.toml
文件,我完全可以去 footer.html
里改写嘛!又自动化了一项工作,开心!
友链
很久之前加过一个 details.html
的 shortcode,是为了把友链的失效链接放进 archive。
<details {{ if or (.Get "open") (in .Params "open") }}open{{ end }}>
{{- $summary := cond .IsNamedParams (.Get "title") (.Get 0) -}}
<summary>{{ $summary | .Page.RenderString }}</summary>
<div class="markdown-inner">
{{ .Inner | .Page.RenderString }}
</div>
</details>
用起来就是下面这样:
点这里
现在链接倒是都能访问(但是新链接是靠我自己发现的,也是有点无奈),不过有几个超过一年都没有更新,这次就也暂时隐藏了。希望大家都多多更新啊!
托管博客到 Vercel
登陆 Vercel 账号连接 GitHub 上的 Hugo 仓库(不是 public 而是整个站)新建 project,在 project 设置里重命名 domain,我还是沿用了 thewanderingallison
这个名字。
这时 Hugo config.toml
文件里的 baseURL
还是原来的,想同时在 GitHub Pages 和 Vercel 上托管网站的话,有两种方案。
简单方案是直接在 Vercel project 的 Environment Variables
里加一个 HUGO_BASEURL
,值写 Vercel 地址,我这个就是 https://thewanderingallison.vercel.app
,可以访问
这里
试试看。弊端是如果站内引用是完整地址而非相对地址的话,跳转的还是旧站地址。
另一个方法是在根目录下新建一个 config.vercel.toml
和 vecel.json
文件。
vecel.json
的内容如下:
{
"buildCommand": "hugo --config config.vercel.toml",
"outputDirectory": "public"
}
而 config.vercel.toml
则是可以复制原始的 config.toml
,再更精细地调整站点设置,不仅仅是 baseURL
了,站名、intro、navbar 等等都可以重定义。
还可以用类似思路把网站托管到 Netlify,我在另一个博客上试了下,步骤稍有不同但一样简单,就不详细写了。
一点犹豫
要不要彻底转移到 Vercel
想变动是因为现在我的博客还可以在墙内访问,墙内访问也就罢了我没有那么在乎。更不能忍的是看到流量来源有百度、抖音、头条之类,以及零星几个来自飞书和 flomo,这让我非常不爽,我不喜欢这些产品,一点也不希望自己的网站和它们扯上关系。还有用 GitHub Pages 意味着这个 repo 是公开的,放到 Vercel 源码就可以隐藏。
不想变动的理由则是——我不喜欢变化,对目前这个 url 居然也生出了点感情。此外早期博文里的站内引用链接得改,这个可以靠写脚本完成,工作量不算大(可还是得我操作啊!)。还有 Disqus、GA、Umami、Bing Webmaster Tools 等一系列东西也得跟着变动,想到就头疼。
要不要停用 reaction
先后看到好几个博客加上了爱心 reaction,我还在犹豫时发现一个我不太喜欢的博客也用上了它并且一篇我更不喜欢的博文居然有 100 多赞!好了,彻底打消加上这个功能的念头。
而 Disqus 自带的这个 reaction 我一直嫌弃它有点累赘。我自己其实在互联网上极少点赞,过去在微博或者豆瓣是从来不点。等到了长毛象,尤其是在已注销的上一个账号上,有人几乎每条都点赞,却从来不跟我说话,导致我都有点压力。而其他互关的象友也会时不时点星,于是我渐渐也会礼尚往来一下。但我还是更倾向于留言,总觉得表达共鸣或者喜爱还是用语言比较好吧?我不是质疑其他人的习惯,我也当然理解点赞同样是表达友好,只是从我的角度来说,我不太看重这个。不过我的访客好像确实也会用到,就还是很纠结。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