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退堂鼓表演艺术家的弃文list(之四)

Naturalist

在 Audible 上听了三小时都还在讲青少年时代,再一看,还有九小时!实在没耐心继续听下去。我对 Edward O. Wilson 是很有兴趣的,但是这个兴趣在于他的科学道路,还是乖乖读他正儿八经的科普书吧,比如《生命的未来》、《蚂蚁的世界》之类。

翦商

阅读进度从 2022 年拖到 2025 年……开头倒是挺吸引人的,但我也只是对商朝的考古遗址以及人祭部分感兴趣而已。

针对这本书的批评相当多,主要就是集中在作者相当主观的对商周文明的推理上,已然是“六经注我”而非“我注六经”了。而让我决定完全放弃的原因是在豆瓣关注过作者一阵子,他对各类事件发表的言论以及使用的标签化词语让我觉得这不是一个我能够信任的、会谨慎使用语言和发表观点的人。后续我会找更严谨严肃的对商朝文化的研究书籍看,不想去费劲思考这书里到底多少是可靠的。

林中水滴

image.png|600

我感兴趣的一位前苏联自然写作者对这位作者很是推崇,随便挑了个微信读书有的版本开读。但碎成这样让人怎么读?每个小标题下都是这些空泛的描写和无谓的抒情,实在太像中学课本上所谓的美文美句,完全忍受不了。

在德黑兰读《洛丽塔》

题材吸引人,伊斯兰革命期间在伊朗共读被禁的《洛丽塔》。问题是,我太讨厌纳博科夫,并没有耐心看对他的文本进行的文本细读。尤其是《洛丽塔》取材自真实犯罪案件,纳博科夫却对此只字不提。他写这篇东西只让我感觉他在炫技,证明他可以用第二语言驾驭花哨的叙述。我从来不能欣赏单纯的文字游戏。没有作者的真心我只会觉得它们一无是处。

另一个非常个人的观感则是,纳博科夫名气太大,因此我不幸在读他的作品之前已经在不同地方读到过他许多访谈和言论,可真是一个尖酸刻薄、自视过高的人。这是我极不喜欢的创作者特质。

枪炮、病菌与钢铁

严格来说我根本还没开始读,但决定把它彻底从我的“或许可以读”列表里划掉。之前已经在一位朋友那边听过对这本书的不喜,可它实在名气太大我想或许也可以读读看?而帮助我完全打消这念头的是前两天听 自然选择 播客,“电子海洛因、科技试验场、影响世界的艺术?以《文明》谈谈游戏”这期提到了这本书,主播说“这本书的作者戴蒙德也许能跟尤瓦尔赫拉利很聊得来(狗头.jpg)”,我秒 get,懂了!播客里有展开聊,此处不再赘述。

醒来的森林

原作名是 Wake Robin,然而作为标题的 robin 都不能得到好好确认的待遇。开篇就是一连串“知更鸟”,拜托,作者都写了“这是原生于美国大陆的鸟”,搞搞清楚,当美国人说 robin,他们指的是 American robin 旅鸫。而英国人口中的 robin 才是知更鸟,aka European robin,aka 欧亚鸲!关于 robin 的更多讨论也可以参考 Reddit 这个

其他鸟类名字也不容乐观。来随机挑个句子。

译文:

假如他模仿得不是那么惟妙惟肖,至少像极了知更鸟、鹪鹩、灰猫嘲鸫、金翼啄木鸟、金翅鸟及歌雀的声音,甚至对“噼噗、噼噗”的那种啼鸣声模仿得十分相像,我认为连歌雀都会信以为真。

原文:

If not fully, and accurately repeated, there are at least suggested the notes of the robin, wren, cat-bird, high-hole, goldfinch, and song-sparrow. The pip, pip of the last is produced so accurately that I verily believe it would deceive the bird herself.

“robin, wren, cat-bird, high-hole, goldfinch, and song-sparrow” 对应的分别应该是旅鸫、鹪鹩、灰嘲鸫、北扑翅䴕、金翅雀、歌带鹀。这像话吗!你是一本写鸟的书!

我读完了第一章“众鸟归来”,错误是从头数到尾。开头连串 robin 就不说了,结尾则是把原文的“pigeon-hawk” 译成“鸽鹰”,“hen-hawk” 省略成“鹰”。别的不说,从作者描述“pigeon-hawk” 飞行模式时所用的词就能看出来,这是典型的隼的特征。Pigeon-hawk 是一个旧日词汇,指的是 merlin 灰背隼,因为它个头很小和鸽子相当。而 hen-hawk 同样是个有年代感的描述,通常指的是 red-tailed hawk 红尾鵟。也就是说,这俩都根本不是鹰!

选择读中文是因为这书写于百年前,我担心用词和现代英语会有隔膜难以理解,但翻了下发现并不难读。中文有好几个版本,除了此处的缪弋译本,另外被评价较多的是程虹版,同样是开头就错译成知更鸟,行了,可以停止了,我还是读原文去吧。

上升的一切必将汇合

微信读书不知什么时候免费塞了这本书给我。奥康纳名气颇大我就点开读了点,开头第一段就让人皱眉头:

玫太太的卧室朝东,窗户低矮。那只公牛就站在窗下,月光将之镀上了一层银辉。它抬着头,似在静听屋内的动静,如一位耐心的神祇,下凡向她求爱。窗内漆黑一片,柔柔娇喘无力传至窗外。

“柔柔娇喘”?我之前没读过奥康纳但也大概知道她的风格,这绝对不像她会用的词。而原文是什么呢?看:

The window was dark and the sound of her breathing too light to be carried outside.

我请问,“柔柔娇喘”是从何而来啊?这还是位女性译者!太荒唐了。不打算再读。

Comments